| 广西新闻网 > 首页栏目 > 首页要闻 > 正文 |
86本笔记21张草图24年扶贫路 赵文强惦记的全是瑶民 (4) |
2014年09月05日 11:57 来源:广西新闻网 编辑:利雪娟 |
|
赵文强走访村户。(资料图片) 赵主任帮扶的赵小琳(右一 )开学前和妹妹一起晾晒八角忙家务。广西新闻网 记者陶媛摄 赵文强扶持引导头排镇夏塘村村民种的香芋又丰收了。广西新闻网 记者陶媛摄 自2011年下半年挂点甲江村3年重点扶贫,赵文强下到村里25次,亲自深入调研做规划,扶持石崖茶产业1000多亩,支持扶贫项目10多个,自费帮扶贫困学生4名……甲江村2012年、2013年已先后建成有基础设施(水泥路2条,4.5公里,砂石路3条,全长9.5公里,分别通往3个自然屯和2个石崖茶种植基地;桥梁2座;村屯文艺队2011年获得广西十佳农村文艺队)、有茶叶种植产业、群众思想转变的扶贫开发示范村,群众人均收入从2011年1900多元增长到4100多元,全村296户中有180多户建起新房,多年没有发生过刑事案和治安案。 “赵文强走了,好可惜,好像我们的脊梁骨被抽走了。”金秀县三角乡甲江村村民范才盛话不多,却见心见肝,“他是共产党的好干部,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他!” “每次他一到乡里,群众知道他在都自发赶来。”三角乡党委副书记李海告诉记者,得知赵文强离世的消息,不少当地人都不停抹泪,嘴里念叨着:“赵主任还没喝上我们种的石崖茶”。为了纪念赵文强,村民们自发推进甲江村委所在地的综合整治,群众说“我们自愿,赵主任给我们做了那么多好事,我们也要报答党的关心”。村头的大石头上因为赵文强刻了字:瑶山情,正能量,中国梦,实干兴邦。 山里人交朋友以心换心。走在甲江乡,村民们的一字一句让人听着心里发烫,他们对这位扶贫主任的情意,让记者更深切的触摸到了赵文强的一颗心。 跟着乡里干部一路跋涉,记者终于找到赵主任自费扶助的赵小琳家,姐妹俩正在门前开裂的地面晒着新摘的八角。因家庭贫困,她小学差点要辍学。“今年语文考了81分,数学考了84分。”10岁的小琳腼腆地告诉记者,她在三角小学读三年级。问及是谁帮助她上学时,她突然大声喊了一声“赵文强”,然后转过头笑着看我,轻声说“他还送了我书包,在堂屋里……”奶奶告诉记者,小琳没见过赵文强但记得名字,她不知道赵伯伯再也不能在开学前给他送新书包了。 自担任县扶贫办主任以来,赵文强做的还有很多,利用大瑶山独特的生态环境,他扶持引导村民们先后建成绿茶、石崖茶、香芋、水果、中草药五个特色产业基地,使全县的贫困人口以每年10%的速度减少。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