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帮扶单位把改善贫困村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技术培训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抓出显著成效。
基础设施方面:各帮扶单位2013年共修建村屯道路185.57公里、饮水工程53个、水利设施67项、沼气池1844座,危旧房改造1789户。
产业开发方面:各帮扶单位把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种植经济作物14533亩,养殖家畜17156头、家禽39.5825万羽,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加快产业发展。
技术培训方面:提升素质,开展“智力扶贫”。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积极组织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组织农业、科技、水果、林业、劳动等部门专家,为贫困村群众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266期,培训人员15726人次,极大提高村民的生产能力和就业技能。
此外,为更好开展扶贫工作,为全市170个贫困村派遣了党组织第一书记。形成了以第一书记和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为骨干的驻村干部队伍,他们为贫困村发展带来新理念、资金、技术、信息,也带来了发展活力。
2、精准组织扶贫力量,形成“千企帮村”之势
扶贫离不开社会的积极参与。2013年6月,贺州市委组织部、统战部、市工商联决定共同开展“千企帮村、助民圆梦”活动,组织和引导全市非公企业积极参与扶贫开发攻坚工作和“清洁城镇乡村、建设美丽贺州”活动,帮助贫困村改变贫困落后面貌,扶贫对象实现脱贫致富梦想。
据不完全统计,“千企帮村、助民圆梦”活动自2013年6月26日启动以来,非公企业帮扶贫困村500多万元,300多户贫困户和家庭困难学生得到帮扶。
广西汇景集团有限公司、贺州市益民汽车有限公司、贺州市绿怡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自觉自愿在三个村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帮扶资金36万元。
八步区非公企业对13个村结对帮扶资金200多万元,其中投入“清洁城镇乡村、建设美丽贺州”活动50多万元;到扶贫村兴办企业或新建项目10个,项目投资资金4000多万元,示范带动和引领贫困村产业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拓宽贫困农民就业增收渠道。
贺州市金泰粮油公司把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当成份内事,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在信都、仁义等4个乡镇建立木薯、优质稻、油茶树种植示范基地,带动70多个贫困村12569户困难户发展现代农业种植,增加贫困户收入。
昭平县非公企业资助57万现金和物品给贫困村和长寿老人以及家庭困难群众。
富川瑶族自治县非公企业资助贫困村和困难学生30多万元。
钟山县非公企业资助贫困村和家庭困难学生40多万元,如四季沐歌太阳能公司自行捐赠价值3万多元的清洁车给红花镇的所有自然村(屯),使该镇每个自然村(屯)均有一辆以上的垃圾运输车。
平桂管理区非公企业资助贫困村和贫困学生40多万元。
贺州市桂鑫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贺州市金泰粮油有限公司、福建商会分别捐助25万元、10万元、10万元,广东商会捐助9万元作为基金支持活动开展。钟山县金晖农机贸易公司从今年开始每年对10名以上家庭困难、成绩优异的学生资助800元,使贫困学生能继续学业。
| 上一页 下一页 |
| 第 [1] [2] [3]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