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精准投放扶贫资源,不断搭建联系服务群众新平台
扶贫资源怎么投放?透过富川瑶族自治县利用“民事联解”资金进行扶贫的一幕,窥一斑而知全豹。
2014年5月22日下午,富川瑶族自治县迎宾馆会议室,正在上演一场别开生面的“项目大赛”。
“这条路这么烂,你们说,要不要修?”福利镇党委宣传委员、副镇长潘荣辉由于调查比较深入,材料多,底气很足。
“长溪江中间寨村的拦河坝损坏严重,下游几百亩水田遇到洪水就变成了‘水淹田’,这个项目能不给吗?”柳家乡副乡长李正洪也不示弱。
发言席上,乡镇长或分管项目的副职领导根据群众诉求编制的民情项目,正在以PPT形式作15分钟的陈述。
乡镇有关人员陈述完后,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和县直相关部门领导、各乡镇党政主要领导组成的评审成员,对照《2014年第一批“民事联解”入围比选项目投票表》,按照项目必要性、预期效果和轻重缓急对入围的71个项目进行勾选。依据投票结果,比选出59个项目,资金额达546.7万元。
“访实民情”是投放扶贫资源的基础。为了“访实民情”,该县建立了“立体访情机制”,充分整合干部资源访实民情:成立常设性的县民事联解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解决民事诉求,确保在全县形成步调一致、规范长效的民事联解体系,各乡镇也成立了对应机构。县乡村共建民事联解服务队,服务队包联全县752个自然村,每个季度集中两天开展一次“走出办公室到群众中去”集中服务活动。开展农村网格化服务,以村生产小组为单位把全县划成2249个网格,给每个网格派遣网格员,为网格内群众提供“一对一”的联系服务。
富川瑶族自治县以“民事联解工作法”进行扶贫,而昭平县的“民情直通室”也是一个好方法。
今年初,昭平县木格乡成立了“民情直通室”。该室的一个重要工作是,直达民情,按着群众所需开展扶贫活动。该镇进源村是自治区级贫困村。今年1月,该村派村民代表,找到在“民情直通室”接访的木格乡党委书记姚富健。“村里没有支柱产业,希望党和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帮助村民创业兴业。”村民代表陆进光开门见山地说。经过调研和多方联系,根据村里的特点和自身优势,姚富健在县扶贫办争取到了一批免费茶叶苗,并邀请县茶叶办技术人员到地头指导种植。今年2月28日,该村率先在全县成立贫困户产业发展合作社,村里50多户贫困户筹资25万多元,在进源村流转相对集中连片林地120亩种茶叶。
该市为进一步做好扶贫工作,创新开展了“干成一件事、岗位显风采”、“情系家乡,共建小康”等活动,总结推广了“民事联解工作法”,搭建了为民服务新平台。各县(区、管理区)和各单位也都立足实际,创新载体,纷纷打造各自的特色亮点。八步区推行“三卡三联”群众工作法,融主动问需、互动对接、联动处置于一体,实现了群众诉求零障碍、干群联系零距离、联动服务零盲点;钟山县创新开展以“六个一”为载体的“联系群众面对面,为民服务零距离”主题活动,实实在在帮助群众解难题;昭平县开展“双联双解双促”活动,建立民生问题分级解决办法;平桂管理区以“一转二解三建立”为抓手,着力转变作风,解决实际问题。
| 上一页 |
| 第 [1] [2] [3]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