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广西生态经济发展思考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山美水清宜居富民

    生态建设催生乡镇的深刻变革,生态村镇让“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成为现实,山美水清,正成为民众贴心的福利。

    赫章县海雀村,贵州的西北角,毁林开荒曾使小山村的森林覆盖率下降到5%。

    20多年后,造林植树成了海雀人的家常便饭,海雀村的森林覆盖率升到70.4%。山上植树造林戴帽子,山腰搞坡改梯拴带子,坡地种植绿肥铺毯子,山下发展庭院经济抓票子,基本农田集约经营收谷子……人与自然从对抗走向共生。

    7月的江西宜春,溪水碧透,空气如洗。这座中部崛起的森林城市逐渐“显山、露水、透绿、出新”,“城在林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生态景观格局正在形成。

    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样是广西最大优势、最大财富、最大潜力和最好品牌。2013年开启的“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使“绿山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现实画卷在广西处处显现,我区玉林、富川等地已入选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名单。

    百色田阳县也大步追赶。该县那满镇露美村村民种植特色蔬菜产业,成立养兔、养鸡、养牛及芒果、番茄种植专业合作社,“生态优势”变为“经济优势”,2014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506元,比2012年增加了3481元。

    2015年6月26日,在广西绿色产业投资洽谈活动暨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上,总投资1亿元的“百色市田阳县‘梦里壮乡’(露美片区)国际生态旅游中心”项目成功签约,项目全部建成后,全年可接待旅游总人数4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亿元左右。

    八桂大地,越来越多的村庄开始借助生态发展特色产业,收获更多可观的“生态红利”。(执笔: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莫艳萍)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1] [2] [3] [4] [5]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
0
0
0
0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