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海洋经济在召唤
——我区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区的调查、思考与建议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
开篇语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将成为国家和地方“十三五”规划的一个重点领域,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引擎。
年初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西在新的历史时期 “三个定位”,即着力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区域发展的战略支点和“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这一新使命、新定位,不仅涵盖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双核驱动”发展战略,而且将其提升到顶层设计的新高度。
广西优势在海,希望在海,潜力在海。北部湾、南海的广阔海洋,正是广西乘“一带一路”东风大有可为的战略空间,更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优势。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战略部署,提升海洋产业地位,谋划海洋经济发展蓝图,提高海洋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实现海洋经济跨越式发展,建设海洋经济强区,是拓展广西经济发展空间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
作为自治区主要涉海管理部门之一,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根据国家中长期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充分把握广西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对广西怎样更好更快地发展海洋经济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研,对建设海洋经济强区提出了系统而有价值的思考和建议,引起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可望在“十三五”规划和实际工作中落到实处。
全区水产畜牧兽医系统传达学习、贯彻落实自治区领导的指示精神,转变观念,进一步提高对建设海洋经济强区的认识,进一步明确打造千亿元现代海洋渔业的思路,并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以严的标准、实的作风,扎实开展各项工作。
今天,我们特以整版篇幅,组织刊登这组专题报道,敬请关注。
A 现状:海洋经济成新增长点
近年来,我区提出并实施建设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战略,促进了海洋经济快速发展。2014年广西海洋经济生产总值926亿元,比上年增长9.1%。
“十一五”以来,我区以石化、冶金、能源、粮油加工为代表的临海工业得到快速发展,电子信息、海洋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正在崛起,临海产业园区及物流中心、商贸基地等建设蓬勃展开,产业园区产业集聚效应逐渐显现。现代海洋渔业发展加快,远洋渔业实力逐步增强,海水养殖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优势产品产业集中度得到提升,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更趋优化,养殖业已然成为渔业生产发展的主导力量。2014年全区海洋渔业实现增加值184亿元,比上年增长7.6%;我区主要海洋产业中,海洋渔业比重约占37%,成为海洋经济重要支柱产业。
与此同时,我区用海保障和海域使用管理能力不断增强,海洋环境监管体系逐步健全,海洋预报减灾功能持续显现,海洋执法监察能力进一步提高。
B 差距:总量小 结构弱 挑战多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海洋经济增速快于国民经济增速,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明显加快,海洋产业成为沿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地位越来越重要。据初步核算,201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近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7%,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4%,同年广西海洋生产总值仅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9%,相差3.5个百分点。
广东、山东、上海、福建、浙江、江苏、天津和辽宁等省(市)海洋经济总值2013年均已超过4000亿元。2014年,广东、山东海洋生产总值高达1.35万亿元和1.04万亿元,福建为6400亿元,浙江、江苏、天津等省(市)在5000亿元以上,这些省(市)开步迈向海洋经济强省。
相比之下,广西2014年海洋经济总值还没到1000亿元,总量过小,差距较大。从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看,2011年天津31.1%、上海29.3%、海南25.9%、福建24.4%、山东17.7%、广东17.3%、辽宁15.1%、浙江14.0%,而广西同年仅占5.2%。
201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2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7049万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9661万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5.4∶45.1∶49.5。同年广西海洋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增加值16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5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03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7.9∶38.6∶43.5,二三产比重分别相差6.5和6个百分点。
沿海先进省市海洋经济发展迅猛,与他们及时对海洋开发战略予以准确定位和规划实施有密切关系。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 沿海很多省(市)相继把海洋经济列为地区发展战略。辽宁、山东、广东、海南相继提出建设“海上辽宁”“海上一个山东,陆地一个山东”“海洋大省”“海洋经济强省”等明确目标。
目前,广西传统海洋产业仍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其中海洋渔业中传统发展方式还占据主导地位,远洋渔业和高新养殖技术产业规模小,海水养殖技术水平较低,生产手段落后,优势特色品种养殖尚未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大规模的海产品集散交易市场也没形成,产品精深加工率不高,进入市场的产品主要是初级产品,产值链短,附加值低。其他一些海洋经济产业也存在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粗放、规划布局重点不突出、产业集中度低、特色不分明等问题。
据评估,在沿海11个省市自治区中,广西海洋科技综合竞争力排名第8,其中海洋科技实力竞争力和海洋科技工作能力竞争力均排名第9,只有海洋科研效率竞争力排名较高位居第5,海洋科研能力薄弱问题突出。
海洋环境和资源问题越来越突出,对广西海洋经济发展形成挑战。行业用海矛盾影响海域综合开发效益,开发利用不合理又造成海洋环境破坏和严重资源浪费。
海洋管理体制与海洋经济发展也不相称。广西涉海部门较多,存在多头管理现象,缺乏一个职能集中、统筹协调的海洋经济管理体制。而在沿海11个省市中,大都已将关系密切且职责相近的海洋管理与渔业管理整合为海洋渔业职能部门,妥善解决了职能交叉、管理混乱、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等问题,大大提高了管理效能,有力促进了海洋经济发展。
| 下一页 |
| 第 [1] [2] [3] [4]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