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忠、韦江、韦柯三兄弟是广西崇左市宁明县峙浪乡峙浪街居民,他们自筹资金成立放映队,36年如一日,巡回边境村村寨寨,义务为边境少数民族群众放电影,送文化下乡,总行程超过10万公里,深受干部群众欢迎。2017年2月,韦忠、韦江、韦柯当选助人为乐“中国好人”。(中国文明网)
我们不能不被韦忠三兄弟的善心与大爱感动:在边境群众文化生活比较贫乏的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三个爱看电影的男孩,因为对为看一场电影步行十余公里山路奔波到半夜的切身感受,三兄弟与父亲自筹资金开办电影院,让十里八乡白天来赶圩的村民能在晚上聚集在电影院里看上一场电影。他们把方便自己,升华成了对众多村民的博爱。
我们不能不为韦忠三兄弟传递的乐于助人喝彩:36年间,三兄弟足迹遍布边境乡(镇)100多公里边境线上的29个村(屯),覆盖边境群众8万多人,为边境群众能看上一场电影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并在日常的放映工作中给予条件艰苦的边境地区村民带去砂仁种植技术、法律常识、安全知识、文化享受,给有困难的人群力所能及的帮助。从1981年的手扶拖拉机,2005年的小汽车,到2012年的越野车;从1981年的胶片电影放映机,到2009年的数字电影放映机……韦忠三兄弟的放映设备随着时代在进步,为基层群众送文化送服务的范围和热情也在不断高涨。他们数十年无怨无悔的坚持,让我们每一个人看到了爱的伟大与力量。
韦忠三兄弟最让人动容的是对边境群众实实在在的关爱和帮扶,并且坚持不懈。韦忠三兄弟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善行从未远去,温暖就在身边,我们的社会一直涌动着感人的情怀和执着的信念。“电影队好比是咱们边境乡村传播科普知识的大篷车和一座流动的雷锋岗。”当地干部群众如此赞叹。如今,获得“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的韦忠三兄弟依然坚持继续通过电影“做扎根边境的文化传播者”。在全社会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的今天,他们也让人坚信,“乐于助人”简单四字承载的不仅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也是时代精神的创新,更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必将凝聚起更大更强的社会正能量。
倡导善行善举,创造一个互助友爱的和谐环境,是每个社会成员的共同期待,也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韦忠三兄弟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好人好事“人人可学、处处可为”。让我们都来学习和支持韦忠三兄弟和身边好人们,积极参与社区服务、义务援助、大学生支教等活动,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做一个乐于助人的广西人,共同为建设和谐广西努力!(陶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