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永福6月15日讯(通讯员 姚锡全 唐秋玲)永福县委围绕《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和《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部署要求,坚持高站位、高标准、高要求开展党员教育,注重示范基地顶层规划、创新管理及成果转化,推动党员教育高质量发展。
发挥“组织力”,整合教育资源聚力突破。一是主要领导亲自抓。县委书记担任党员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建立由组织部牵头,党校、农业、科技、司法等20个成员单位参加的党员教育培训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听取工作汇报,解决重大问题,把党员教育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作为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二是顶层规划靶向抓。依托罗汉果特色小镇建立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整合龙溪村麻竹基地和崇山村研学基地特色资源,打造“一核两翼”多维化、立体化党员教育新格局;出台《永福县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管理暂行办法》《永福县农村党员大培训实施方案》等文件,加强基地管理,2021年罗汉果特色小镇获评桂林市第二批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三是汇聚力量联合抓。建立“百人师资库”,由党政领导干部、基层党组织书记、先进模范人物、党务工作者、党员致富带头人、实用技术人才等组成讲师团队,打造高质量师资队伍,推动党员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最大限度实现政治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有机结合。
发挥“创新力”,助推教育基地提档升级。一是基础设施再扩容。以罗汉果特色小镇1800亩种植基地申报国家级产业园为契机,不断提升党员教育示范基地及教学点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集培训、观光、旅游、展示于一体的罗汉果特色小镇党建文化大厅;在崇山村研学基地教学点新建可容纳300余名学员的综合培训大楼,形成罗汉果产业党建示范集群。二是特色课程再创新。探索建立“党建+产业特色课程”体系,聚焦罗汉果种、产、销等流程,充分利用罗汉果种植基地、党建文化展厅和罗汉果深加工生产车间,开设主题党日活动、专题党课+罗汉果文化起源追溯、种苗保护繁育、生长期人工授粉、深加工产品体验及网络销售直播技巧等培训套餐,将党员教育培训与产业发展、全域旅游有机融合。三是实践课堂再提升。在教学基地打造励志趣味实景课堂,让学员认领“私家菜地”,走进销售直播间,体验“忆苦思甜不忘党恩”农耕劳动及“网络直播带货”课程;开展红色系列党员团建活动,参与数字党建——“古村定向寻踪”党史知识竞赛,提高党员实操能力,提振干事热情。2021年以来,罗汉果小镇及崇山研学基地、龙溪麻竹基地教学点承接区市培训班120余场1.5万余人次。其中,罗汉果小镇40场5200余人次,崇山研学基地学校45场5000余人次,龙溪麻竹基地35场4800余人次。
发挥“联动力”,促进党员教育走深走实。一是强化跟踪问效,推动普通党员“更进一步”。组建“基地+企业+合作社”党建大联盟,组织基地学员分批次到“联盟”企业、合作社培养锻炼,为广大学员提供更大的展示平台。同时,实行跟踪回访制度,将其中表现突出的学员纳入乡村振兴人才库,切实把党员教育成果转化为人才振兴的内生动力。2021年以来,通过向各类企业、合作社交换锻炼,培育了100余名乡土人才和经济能人,极大的充实了乡村振兴人才库。二是鼓励能人领办,助力致富党员“带动一片”。将学员中表现优秀的党员向一线前移,带动乡村经济、产业快速发展;跟踪孵化潜力大、效益高的特色产业,帮助党员致富带头人掌握农村产业发展新政策、新理念、新方法。如永安乡党员黄文斯通过入股枫木村集体合作社,带动周边5个村5000余亩土地规模化种植“永安红”红籽花生,推动集体经济增收30余万元。三是弘扬榜样力量,激励先锋党员“引领一方”。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带动群众共同富裕作为党员教育培训的着力点和落脚点,通过组建党员技术服务队、设立党员先锋岗等方式,引导广大党员学在一线、干在一线,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急难险重任务中争先锋、做表率。“先锋带头人”徐宏通过参加基地“网络直播带货”培训班,帮助700户农户销售罗汉果78万斤,带领3100余名村民共同致富。2021年,徐宏竞选为村党组织书记,转型为“头雁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