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和创新,不断完善社会矛盾预防和化解机制,信访总量、群体性事件起数和人数持续下降。依法打击和防范各种犯罪活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活动取得实际效果。“和谐建设在基层”活动扎实有效。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应急救援体系初步建立。
一年来,民主法制建设全面加强。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结率100%。政务、村务、厂务公开取得新进展。依法治桂扎实推进,立法、执法、普法及法制监督、法律服务进一步加强。双拥模范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不断加强,边海防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宗教、外事、侨务、人防、保密、统计、工商、税务、供销、邮政、通信、海关、检验检疫、海事、气象、地震、地矿、测绘、农机、哲学社会科学、政策咨询、地方志、档案等工作取得新进展,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事业取得新进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重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经验交流会在我区成功召开,我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
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完善重大决策程序和机制。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县、乡政府换届工作圆满完成。加强廉政建设,切实把项目建成优质工程、安全工程、阳光工程和廉政工程。
过去的一年,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取得这些成就,来之不易。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自治区人大和人民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和全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是区内外朋友大力支持帮助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中央各部门、驻桂部队和兄弟省、市、自治区,向所有关心支持广西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海内外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电力供需矛盾突出,能源供应紧张;项目融资困难、用地矛盾突出,保持投资较快增长难度加大;受限电和原材料等要素成本价格上涨影响,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难度大;新阶段扶贫开发任务十分艰巨;节能减排压力大;涨价因素较多,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难度加大;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等。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千方百计加以克服和改进,把全区改革发展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二、2012年工作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中国共产党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次代表大会,提出了我区今后五到十年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翻两番、跨两步、三提高”的奋斗目标和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强区、民族文化强区、社会和谐稳定模范区、生态文明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的战略任务。我们一定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上来,在加快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的伟大实践中再创辉煌。
2012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的战略部署,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求好、好中求快,深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步伐,积极扩大内需,深化改革开放,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和扩大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加快构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为在西部地区争当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打下坚实基础,为加快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而努力奋斗。
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财政收入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0%,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1%,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2%,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削减1%,二氧化硫排放量、氨氮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均削减0.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2%。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
做好今年的工作,必须全面把握和主动适应我区区情的新变化。近年来,我区区情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我区已成为我国对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成为连接多区域的国际大通道、交流大桥梁、合作大平台。这个变化带动了全区全方位对外开放,加快了经济社会发展,有效提升了广西在全国区域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和吸引力、影响力、竞争力。我们要深刻认识广西最突出的优势在区位,最根本的出路在于开放,把开放作为赶超跨越的根本动力,把开放作为跨越发展的主要途径,增强开放的意识、开放的观念,树立开放的思想、开放的精神,具有开放的胸怀、开放的眼光,构建符合开放要求的体制,建立适应开放的灵活机制,运用开放的手段和方法发展经济,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通过开放促进改革,通过开放推动创新,通过开放使各级干部更多地学会运用市场经济的办法,使我区拥有更多的开放型人才。我们要在全区“解放思想、赶超跨越”大讨论活动中,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和敢闯敢干、奋勇争先的意识,进一步树立“以空间换时间、以资源换产业、以存量换增量”的思维,进一步形成大开放、大合作、大发展的新格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解决“不敢开放、不愿开放、不会开放”的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充分发挥我区的区位优势,才能充分释放我区开放创新的潜能;只有这样,广西的发展才能充满活力、充满生机。
做好今年的工作,必须主动适应我区多项经济指标跨万亿元后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这既是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又是错综复杂的矛盾凸显期,经济社会发展将呈现以下重大趋势:一是经济总量呈迅速扩张趋势。我区用了数十年时间,才使经济总量达到1万亿元。预计2015年全区经济总量超过2万亿元,平均每年新增2100多亿元。可以说,再用5年左右的时间,就可新增经济总量1万亿元,再造一个新广西。二是经济发展呈加快转型升级趋势。资源、能源短缺将推动转方式、调结构,要求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更加注重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预计经过5年努力,我区财政收入将达到3000亿元以上,占GDP比重由2010年的12.8%提高到15%以上;每万元GDP能耗将由2010年的1.04吨标准煤下降到2015年的0.88吨标准煤,累计下降15%。三是产业发展呈融合协同趋势。未来一个时期,在农业基础地位继续加强的同时,我区工业占GDP比重将以每年2个百分点左右的幅度提高,预计2015年工业比重达到50%以上,随后服务业比重加快提升,逐步赶上并超过工业比重。四是城镇化进程呈加快趋势。我区迈入了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预计“十二五”期间,城镇化率保持每年两个百分点的增速,到2015年将达到50%以上。五是经济增长呈协调拉动趋势。投资的贡献率呈递减趋势,消费呈快速递增趋势,出口规模持续扩大,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投资拉动逐步转向依靠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六是民营经济呈快速成长趋势。投资领域进一步对民营企业开放,市场经济体系进一步完善,我区民营经济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预计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到2015年将超过60%,吸纳就业占新增就业总数的比重超过85%。七是区域发展呈产业、要素加速集聚趋势。随着区域经济加速调整优化,重大产业、重点项目和生产要素将加快向重点区域集聚,形成规模大、链条长、协作强的多区域产业集群,加快形成分工明确、各具特色的“两区一带”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龙头作用凸显,2015年经济总量占全区比重将提高到40%左右。八是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呈加速形成趋势。随着一大批铁路、高速公路、机场、航道、码头等项目陆续建成,我区加快建成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和交通枢纽。南宁至钦州、北海、防城港1小时经济圈,南宁至区内其他中心城市2小时经济圈,南宁至周边省会城市3小时经济圈正在加快形成,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同城化趋势加快,将带动物流、资金流、人流和信息流加快流动,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人们的出行方式、生活方式都将发生显著变化。九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呈日益加强趋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投入日益加大,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每年分别增长11%和12%左右,到2015年分别达到2.85万元和8000元以上。
我区多项经济指标跨万亿元后,在23万多平方公里的广阔土地上,一场更伟大的创业、更磅礴的发展、更深刻的变革已经来临,英雄的广西人民将再次书写自己的光辉历史,各族人民梦寐以求的富民强桂愿望一定会实现,广西的发展前景一定会更加美好。
我们一定牢牢把握发展新趋势、新要求,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应对措施准备得更周全一些,努力保持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
| 上一页 下一页 |
| 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页 |
| (支持“←、→”键翻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