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政府工作报告

  (九)全力做好投资工作,积极推进投资结构优化

  千方百计抓好项目工作。完善重大项目联合审批制度,推行并联审批,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加强规划引导,把一批重大项目纳入储备库管理。抓好项目协调服务,及时解决项目建设的问题。建立重大项目全程跟踪服务制度,对特别重大项目,建立一个项目、一个推进工作组、一套具体推进方案的“三个一”机制。保障项目建设用地,提高土地集约使用率,切实做到和谐征地、文明拆迁。

  进一步扩大融资。优化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结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加快培育上市后备企业资源,推进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推进上市公司再融资。规范管理投融资平台,扩大企业债券发行量,开辟多元化筹资渠道。加快地方金融主体建设,发展壮大微型金融主体。加快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扩大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建立金融支持和服务“三农”长效机制。推进自治区、市、县三级政府共建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努力破解中小企业贷款难题。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办好跨国公司暨世界500强企业八桂行和央企入桂、民企入桂、引金入桂活动,引进更多知名大型企业。加大重大项目招商力度,力争引进超亿美元重大项目有新突破,扩大利用外资规模。鼓励区外资金投向我区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力争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660亿元,增长20%。

  进一步激活民间投资。力争完成民间投资7700亿元,增长35%。进一步放开民间资本进入经营性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整治和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以及市场化运作的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市政公用事业、医疗事业、教育事业、文化产业和其他公共服务领域,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建立健全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的长效机制。将符合产业政策、市场前景好的民营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纳入全区重点技术改造或千亿元产业重大科技攻关工程。完善面向民营企业的投资融资、技术支持、市场开拓、创业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

  进一步做好财税工作。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进一步培植财源,做大财政“蛋糕”,加强税收征管,提高收入质量。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公共投资优先用于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教育卫生文化基础设施、医疗保险、社会保障、社会管理创新、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自主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优先保证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的资金需求。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推进节约型政府建设。进一步提高政府预算透明度。

  (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和谐社会建设

  进一步加强就业工作。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抓好职业培训体系建设。健全城乡统一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和人力资源市场。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建设和谐劳动关系。

  促进全民奋发创业。以扶持大学生和农民工创业为重点,深入实施全民创业计划。加强创业服务指导中心和创业项目资源库建设,加快创业示范基地、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优化投资创业环境,充分发挥创业激励政策和创业投资基金的引导作用。打造县域和乡镇创业平台,引导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创业。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实施教育布局结构调整规划。深入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强薄弱学校改造。推进国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来宾职教中心、防城港职教中心等一批项目建设。实施高等教育振兴工程。

  大力发展科技事业。深入推进千亿元产业重大科技攻关工程和研发中心建设,努力攻克一批促进千亿元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全面实施第五轮创新计划和发明专利倍增计划,鼓励在重大项目和重大经济活动中集成运用或创造发明专利;加快发展专利服务业,构建自治区级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实施民生领域科技攻关。继续实施“十百千人才工程”、“人才小高地”和“八桂学者”、特聘专家制度。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人才培养使用和区外高端智力人才引进。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做好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提高各项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实现失业保险自治区级统筹。加快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实现五项社会保险“一卡通”。加强社会保险费征缴和社保基金监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发展慈善事业。

  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和绩效考核机制。切实抓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工作。加强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加大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人才培养力度。继续推进县级医院为重点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组织实施壮瑶医药振兴计划,扎实推进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重点工程。

  抓好人口与计生工作。全面推进诚信计生工作。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大综合治理人口性别比偏高工作力度。深入推进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关爱女孩行动和新农村新家庭计划。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服务体系。

  做好物价调控工作。大力加强市场价格监督检查,建立完善价格预警机制。构建市场价格监管长效机制。加快完善价格调节基金制度。切实增加农产品市场有效供给,增加大宗商品储备,建立健全调控和应急保供预案。

  实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按照国家最新公布的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的扶贫标准,把全区1012万农村贫困人口列入扶贫对象。建立以居家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加大对农村残疾人扶持力度。实施新一轮职业教育攻坚、职业培训工程和“雨露计划”扶贫培训,使贫困劳动力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双证书”,或初级中级职业资格证书、专项能力证书,实现转移就业。优先在贫困地区安排资源开发和深加工项目,培育壮大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全面推进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列入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贫困县和贫困村的扶贫开发工作。结合城镇化建设,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教育移民和生态扶贫移民工程。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解决无电贫困村和无电人口用电问题。深入推进社会扶贫,做好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定点扶贫和对口支援,深化两广对口帮扶协作。实行区内对口帮扶政策。

  学习践行“广西精神”,深入开展“和谐建设在基层”和“感恩教育”活动。大力弘扬“团结和谐、爱国奉献、开放包容、创新争先”的广西精神。深入开展以“九大和谐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和谐建设在基层”活动,建设和谐单位、和谐乡镇、和谐村屯、和谐街道、和谐社区、和谐家庭、和谐学校、和谐企业、和谐邻里,建立更融洽的人际关系,树立文明风尚。深入开展以“知恩感恩报恩、爱党爱国爱家”为主题的“感恩教育”主题活动,通过感恩祖国、感恩人民、感恩党、感恩父母、感恩故乡、感恩老师、感恩社会、感恩工作、感恩自然、感恩生命,在全区形成知恩图报的良好社会风尚。加强社会诚信教育和信用体系建设。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制定实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规划。推进社会管理信息化建设。完善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组织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提升城乡基层组织社会管理服务能力。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搞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深入开展大排查、大接访、大调处、大防控活动。深化平安广西建设,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监管。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禁毒人民战争。深入打击和防范犯罪活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的建设管理。加强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推进基层民主和基层政权建设。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页
(支持“←、→”键翻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