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用生态文明成果检验赶超跨越目标

牢固树立发展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与之相适应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确立生态文明是立国之本的理念。生态文明是人类共有的信仰追求和价值认同,是民族软实力的重要源泉,也是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族文化精神中具有重要地位。当今时代,发展绿色低碳生态经济既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增强国际竞争力、提升国家控制能力的重要手段。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之所以具有强大的软实力,与长期以来高度重视保护其资源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密不可分,即使受到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仍表现出较好的经济自我平衡和恢复能力。我们只有强化生态立国、立省、立县的理念,在全社会形成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共识,把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贯穿发展始终,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掌握主动权,加快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确立规划先行战略先行的理念。无以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划,就难有遵循。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是配置资源的基础,是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蓝图。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生态文明建设缺乏先例、难以借鉴,只能大胆探索、小心求证。同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只有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加强规划引导,才能抓住难得机遇,发挥生态优势,加快发展步伐。否则就会破坏生态优势,丧失难得机遇,最终贻误发展。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按照整体一盘棋和城乡一体化的要求,打破行政区划壁垒,统一规划布局,注重协调性,突出整体美,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功能分区,实现资源与项目的最佳配置,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化水平。

确立在保护中加快发展的理念。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互为依存、互为促进。特别是对于后发展欠发达地区来说,保护生态,不是包袱,而是机遇;不是不发展,而是先保护后开发,在保护中加快发展。事实证明,以浪费资源、牺牲环境、损害生态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增长,注定是不可持续的,是吃祖宗饭、断子孙路。我们必须转变要“金山银山”胜过“绿水青山”的旧观念,树立要“绿水青山”胜过“金山银山”的新观念,强化资源有限、需求无限的意识,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以生态保护为重点,对生态资源进行有序开发、集约利用,减少资源浪费,防止环境污染。特别是条件不成熟的不开发,影响生态环境的不开发,把宝贵的生态资源留给子孙后代。 

确立生态文明是功德政绩的理念。保护生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实现赶超跨越,要求我们更加注重夯实发展的基础,更加注重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住绿水青山,就是为子孙后代保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住将来发展与竞争的优势。因此,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是造福人民群众的根本政绩,也是利在当代、福及子孙、功德无量的宏伟事业。必须正确处理当前利益与长远目标的关系,坚决摒弃片面追求GDP增长的政绩观,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政绩考核的“生态标尺”,满足人民群众追求幸福快乐、健康长寿的需要,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群众急需受益的事,对破坏生态、污染环境、浪费资源、伤害民生的产业,速度再快、效益再高也不要,坚定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互促进的路子。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1] [2] [3]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