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发展整体水平得到了新的提升,教育经费、项目、师资等资源重点向少数民族聚居区倾斜,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得到加快发展。
一是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覆盖63个县,受益学生达165.56万人。统筹薄改计划、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等教育项目资金,大力实施“全面改薄”工程,建设项目学校3601所,大力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合理加强农村学校的寄宿功能,“大班额”“大通铺”问题得到进一步缓解,2016年超大班额减少2271个。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推进,已有44个县(市、区)通过自治区督导评估,其中少数民族聚居区县26个、占59.1%。
二是进一步扩大“特岗计划”实施力度,面向91个县(市、区)招聘中小学特岗教师6600余名,面向19个县(市、区)招聘中职特岗教师74名,重点补充农村寄宿制学校、村小和教学点。继续实施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面向82个县(市、区)定向招收和培养小学全科师范生3000名,重点面向少数民族聚居区招生和培养。
三是2016年全区教育投入继续保持增长,教育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双千计划”累计完成资金投入762.28亿元,共建设中小学幼儿园973所,增加基础教育学位95万个,有力地促进了教育普及程度的提升。自治区示范幼儿园达146所,已覆盖全区75%的县(市、区)。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已覆盖到了96%的乡镇。认定多元普惠幼儿园3000多所,惠及幼儿60万人。组建学前教育集团178个,带动580所幼儿园优质发展。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达150所,实现了县县全覆盖。国家和自治区示范职业院校达112所。首创教育精准扶贫新机制,对建档立卡家庭贫困子女实施15年免费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程覆盖,实现中职学生免学费全覆盖,年受益学生超518万人次。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金额及人数连续4年位居全国第一,本息偿还率也居全国前列。
2017年,广西将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聚居区教育水平。在实施教育工程项目、配置教育资源、加强条件保障等方面,重点向少数民族聚居区、边境地区、边远地区倾斜,切实缩小地区间的教育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