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设人力资源大区提供强大智力支撑
广西新闻网记者 周仕兴
核心阅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战略任务,提出了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稳步发展普通高中教育,积极发展高等教育,逐步缩小与全国教育平均水平的差距。这个工作要求是针对我区教育发展的情况量身订制的,是国家发改委和教育部派工作组深入我区部分市县和高校调查研究,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后提出来的,它为我区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成为新时期我区教育工作的行动纲领。
记者:请您就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谈谈对广西教育发展有何指导意义?
高枫:国务院下发的《意见》,是国家从区域发展的战略出发,为促进广西民族团结、经济繁荣、社会进步而制定的重要文件,必将对广西新时期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跨越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意见》直接或间接地确定了一系列国家对我区教育发展鼓励和支持的具体事项,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教师培训、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周转房建设、乡镇示范幼儿园建设、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高校设置、招生计划、重点学科建设、“省部共建”高校、高校对口支援、扩大留学生教育、大石山区教育扶贫、库区教育移民等,都在《意见》中得到了明确肯定,为我区今后争取国家更大支持打下了政策基础。
记者:对照《意见》的要求,您认为广西教育工作还存在哪些差距、不足和困难?
高枫:我区教育事业在规模、结构方面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差距,在内部管理方面也还存在不足。
一是的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还没得到很好的落实。一方面,我区教育发展的总体水平与我区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另一方面,对教育发展的重点需求和教育项目还缺乏系统规划和整体设计,造成部分教育资源的浪费。
二是高中及高等教育发展滞后,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然偏小。
三是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高等学校专业设置还不尽合理,人才培养模式还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和常规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日益迫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推进素质教育的政策措施还不够有力,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仍然普遍存在,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城市高中择校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四是教师队伍数量不够,素质亟待提高,教师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各级学校的教职工编制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高等学校缺乏大师级人物和学科领军人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数量不足,“双师型”教师缺乏,职教攻坚决定要求公办中等职业学校的师生比要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即1∶16,而目前我区中等职业学校的师生比为1∶30,差距较大。中小学教师待遇和队伍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住房条件急需改善,代课人员问题、民办教师问题、国有企业办中小学退休教师问题和义务教育实施绩效工资改革等问题依然突出。
五是教育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还需要加大改革和支持力度。推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超前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需要加强研究和尽快明确。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还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经费的措施有待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快进度,发展用地困难需要进一步协调解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进一步推进,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先期“普九”县与“两基”攻坚县之间、校际之间教育差距的任务还比较艰巨,布局结构调整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中小学校舍安全建设还需要下大力气去解决。
记者:既然您认为《意见》是广西教育发展的行动纲领,那请您谈谈广西教育系统如何贯彻落实《意见》,有什么新的考虑和具体措施?
高枫:我们着重考虑从以下十个方面予以贯彻落实。
一、落实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强制度建设和督导工作,促使各级政府增加教育投入,在城镇规划、土地使用、人员编制安排等方面优先考虑教育的需求。
二、围绕《意见》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来制定我区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人才为核心,夯实教育基础,优化教育结构,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对外开放,增强高校的科技研发和服务能力,实现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推动我区从人口大区向人力资源大区、人力资源强区转变。
三、构建学前教育体系。争取6年内初步建成学前教育的办学体系、管理体系、教学内容方式体系。建成一批农村骨干幼儿园,农村学前3年入园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四、较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加大对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体的支持力度,解决城镇化和人口流动带来的教育新需求,不断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推动区域内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减少大班额。争取国家支持,办好库区、大石山区寄宿制学校。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建立控辍保学的监测制度和义务教育法违法追究制度。继续加强特殊教育,关爱残疾儿童少年。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五、把高中阶段教育推向普及。建设国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强化全面服务北部湾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完善普通高中教育管理体制,继续推进高中课程改革,加强学校管理和课程管理,加强模块教学及考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相关制度建设。
六、稳步发展高等教育。突出加强研究型大学建设,努力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模,突出加强职业学院教学能力建设,强化通识教育和职业能力教育。利用重点学科建设、对口扶持等手段,引导高校进一步优化结构、增强特色、提高质量,增强创新能力。要突出抓好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使我区高校领军型人才能在国内相关领域有一定影响力。要加强学科建设,使之与广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
七、建设学习型社会。加强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建设学习型组织。
八、解决教育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切实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基础教育学校在城区布局不足、农民工子女就学等问题,改善贫困地区小学生营养状况,完善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推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九、深化教育改革。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推进各项改革,使我区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十、扩大教育开改。突出加强与东盟国家的教育合作,努力扩大留学生教育,争当北部湾开放开发的排头兵。
